close

日子過的好快,兩百天過去了,一年365天,轉眼間已經快及格,想當初某A剛進軍中那種難熬的日子,現在想起來淡淡的有點可笑,不是第一次站崗,卻是最難熬的一次。也許,老的時候,這段記憶會在我躺在搖椅上邊搖邊從思緒裡飄出吧??

 

昨天去參加躲避球團康鍛鍊身體。好久好久沒有打躲避球了,打躲避球的記憶好像是國小吧,全班35人左右,分兩隊在操場廝殺,這種遊戲永遠都可以讓一個班級玩他個兩個小時不厭倦,全班參與,不會有女生躲在角落裝柔弱,男生也可以盡情的耍幼稚逗女生,表現兩小無猜,打躲避球打出純純的愛也是大有人在的。

 

這次規定夠嚴苛,線審裁判也抓的緊。全體不准攻擊頭部,胸部等重點部位,內外場加起來要超過10個女生,附帶男生不可以抱臂,不可以單手投,不可以側投,搞的大家三不五時犯規,外加上場人數一隊25人,兩隊五十人在小小的體育館裡,短短的八分鐘,打下來真像混戰,每場的最後兩分鐘就會殺紅了眼,管他掛名友誼賽還是場上有沒有老弱殘兵,永遠都會聽到有旁邊啦啦隊猛喊著"剃光頭"。

當然還是會有不少感人的畫面啦,當天某隊剩下不到10歲的小弟弟撐全場堪稱一絕。大哥哥姐姐們手下留情最後10秒才讓輕輕k他out他出局,大夥雙贏。

 

唯一讓我不開心的,是我們這隊的指揮。

 

團康的特點就是,每一隊或多或少都會你絕對不認識的人,有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尤其是大家出了社會,通常老弱殘兵是一定都會有的,我們這對還有孕婦同行呢。身為隊長,為了盡量照顧到所有人,是不是通常事先就先在家裡模擬好,好讓大家都能盡興呢??到了現場,大家也都有好好提醒可以討論戰術,偏偏他一點反應都沒有,只有混亂的一直分配誰內場誰外場,一場還分配個三五次的。

 

這些也都不打緊,當場有個小弟弟,看外表頂多不超過12歲,看起來很內向,陪同他來的爸媽都沒有穿規定的上場服裝,很擺明的就是想讓小朋友來玩玩看,看能不能讓他開心活潑一點。從初賽到複賽,隊長分配內外場時,每看他一眼就跳過他一次,跟他說下一場,在不然就把他丟外場。我心想,小孩子個小,進內場被轟兩下,說不一定還可以犧牲打,k到他的球輪到我們反攻也說不一定,何苦這樣讓小朋友傻傻巴望著坐冷板凳呢??我壓抑著情緒沒反應,好不容易季軍爭奪賽了,弟弟也被叫上外場了,一個外場人數過多,他又叫人家小底迪下場,看著他落寞的神情,眼眶含淚的傻樣,我瞬間心揪了一下,小弟弟有可能因為身材,在學校打躲避球就常常被當累贅了阿,看著雙親安慰著受傷的他,二話不說我馬上把我的位置換給他,少了我一個也許攻擊力少一分,掉球機率會高很多,但,難道季軍真的有這麼重要麼??下場時順便請旁邊的男生掩護一下小弟弟,我沒辦法改變他進不了內場的事實,但是可以至少讓他的衣服沒有白穿。

 

當球從他那邊掉的時候,我其實會擔心小朋友會不會因為這樣懷疑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大葛格不讓他上場,讓他更自卑,可是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換下自己讓他讓上場。而對於隊長英雄式的行為,三個字送他,我不屑!!!

 

p.s.今天全身痠痛,一堆人跟我說都老人家了玩什麼躲避球,可惡,好歹以前我也是躲避球高手耶....口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therinetao 的頭像
    katherinetao

    小樓&小牛蛙的生活週記

    katherinet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